民事综合审判庭的主要职责包括审理各类民事案件、依法裁决、参与合议庭工作、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等1。具体来说,民事综合审判庭的工作职责如下:
审理各类民事案件:综合审判庭负责审理合同纠纷、侵权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各种类型的民事案件,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及时的审理12。
依法裁决: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综合审判庭需依据事实和法律对案件进行裁决,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
参与合议庭工作:在需要组成合议庭审理的案件中,综合审判庭的法官会作为合议庭成员参与案件的审理和裁决1。
执行审判委员会决定:对于需要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综合审判庭需执行审判委员会的决定1。
进行案件评议:综合审判庭还承担着对案件进行评议的职责,确保裁判的准确性和公正性2。
作出裁判:在审理和评议案件后,综合审判庭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相应的裁判,包括判决、裁定等多种形式2。
此外,民事综合审判庭的工作特点包括综合性、灵活性和独立性。由于需要处理多种类型的民事案件,综合审判庭的法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法律知识和审判经验;同时,根据审判工作需要,综合审判庭在工作中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审理案件时,综合审判庭应保持独立性,确保公正审判1。
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哪些
一审程序:1、原告起诉;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6、法庭辩论;7、判决宣告。
解决民事纠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需要经过很多个审判流程,每个流程的程序以及需要的材料各有不同,因此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以及办案律师都需要对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才能在诉讼中熟练的行使权力,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
1、 起诉
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 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1、 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 、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宣判。
3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我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二审终审制,所以在分析▲民事诉讼案件流程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民事诉讼是一审还是二审,对于一审和二审的民事诉讼流程,小编在上文已经为您很详细的列出来了,在民事诉讼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证据的收集,民事诉讼的证据不仅要有证明力,能够证明自己所主张的事由,证据的取得渠道还要合法,所以小编建议您最好是请律师帮助您进行诉讼
--------------------------------------------------------
作者:三一试题库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b7402e6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1.html
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事诉讼流程
一审
起诉
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
不符合立案条件
裁定不予受理
裁定驳回起诉
不服
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
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
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
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达成调解协议
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
向法院告诉庭提出再审申请
未达成调解协议
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同意判决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不同意裁判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上诉
向法院承办人递交上诉状,并按规定交纳上诉费,5日内法院向对方当事人送达上诉状副本,对方15日内进行答辩
二审审理
维持原判
改判
发挥重审
宣判后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如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再审申请
二审
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上诉的判决
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
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
改判
发回重审
宣判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
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
申请再审
达成调解协议
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
作者:黑客小文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48239381e53a580216fcfe3a
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哪些
一审程序:1、原告起诉;2、法院经审查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如果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审理;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5、法庭调查;6、法庭辩论;7、判决宣告。
解决民事纠纷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提起民事诉讼,民事诉讼需要经过很多个审判流程,每个流程的程序以及需要的材料各有不同,因此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以及办案律师都需要对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才能在诉讼中熟练的行使权力,下面就为您介绍一下民事诉讼案件流程有哪些。
一、民事诉讼第一审程序
1、 起诉
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 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 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15日内进行答辩,通知当事人进行证据交换,可根据当事人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并立即开始执行
3、 排期开庭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进行公告。
4、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当事人履行调解书内容或申请执行;未达成调解协议,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宣判)。
5、 宣判
同意判决,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我院告诉庭提出执行申请;
不同意裁判,需要分情形区分对待:
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判决: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民事诉讼二审程序
1、 立案 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一审法院或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审查一审法院移送的上诉材料及卷宗,符合条件,予以立案。 证据交换。 上诉的裁定或者判决,又告诉庭审查后直接进行裁决。
2 、开庭(案件事实基本清楚,可以不开庭审理,但必须与双方当事人进行谈话) 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公开审理的案件提前3日公告;移送审判庭开庭审理。
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法庭调查: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
举证质证:告知证人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
法庭辩论: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协议解决纠纷; 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 维持原判,或者改判,或者发回重审。 宣判。
3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或者向二审法院告诉庭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如果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生效。
我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二审终审制,所以在分析民事诉讼案件流程的时候首先需要确定民事诉讼是一审还是二审,对于一审和二审的民事诉讼流程,在上文已经为您很详细的列出来了,在民事诉讼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证据的收集,民事诉讼的证据不仅要有证明力,能够证明自己所主张的事由,证据的取得渠道还要合法,所以建议您最好是请律师帮助您进行诉讼。
--------------------------------------------------------
作者:优知办公
链接:https://wenku.baidu.com/view/55f8cf58c5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76
来源:百度文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